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

林怀存

林怀存.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J].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3): 82-90.
引用本文: 林怀存.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J].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3): 82-90.
Lin Huaicun. SEISMIC WAVE VELOCITY OF LOCAL EARTHQUAKES AND CRUSTAL STRUCTRUE IN SHANDONG ARE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9, 7(3): 82-90.
Citation: Lin Huaicun. SEISMIC WAVE VELOCITY OF LOCAL EARTHQUAKES AND CRUSTAL STRUCTRUE IN SHANDONG ARE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9, 7(3): 82-90.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

SEISMIC WAVE VELOCITY OF LOCAL EARTHQUAKES AND CRUSTAL STRUCTRUE IN SHANDONG AREA

  • 摘要: 本文根据山东台网及邻省部分台站记录到的发生在本区的96个地震,得到以下结果: 1、由96个地震的直达波速度和震源深度分布得出山东地区地壳内具有多层构造的特征。直达波平均传播速度为:Vp=6.18公里/秒,Vs=3.6公里/秒。2、根据反射波P11、SPn引折射波Pn、SSn的资枓,取单层地壳模型得到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速度为:Vp11=6.43公里/秒,VS11=3.72公里/秒,Vpn=8.02公里/秒。利用反射波和折射波资料,得到山东地区平均地壳厚度为36.0公里。通过对折射波进行单点计算,得出鲁西和鲁中部地区地壳厚度大,而沂沭带和沿海区地壳厚度相对较薄。
  • [1] 山东省地震地质队, 黑旺铁矿爆破的观测, 地震战线, 5, 1973.
    [2] 膝古文等, 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深部构造背景及邢台地震(二), 地球物理学报, 8, 3, 1975.
    [3]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近震分析, 地震出版社, 1977.
    [4]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地震质概论, 科学出版社, 1977.
    [5] 刘昌铃等, 连云港-临沂-洒水测深剖面及临沂8.5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 地震, 1983.
    [6] 林怀存等, 山东半岛地区地壳厚度的测定,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1.
    [7] 林怀存等, 菏泽地区地壳厚度和某些参数的测定, 华北地震科学, 2, 1987.
  • [1] 王小龙, 刘渊源, 余国政, 郭欣, 王强.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乌江彭水电站地震台下方地壳厚度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2): 13-18.
    [2] 林眉, 王洪水, 冀东普, 郑建常.  莒县-郯城地区地壳厚度的测定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3): 36-38.
    [3] 刘保金, 赵成斌, 孙振国, 王琦, 崔昭文.  水上浅层折射和反射波联合勘探应用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4): 66-70.
    [4] 于利民, 刁桂苓, 李钦祖, 束沛镒.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3): 11-20.
    [5] 刘昌铨, 刘光夏, 杜官恒.  郯庐古裂谷中段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二维动力学射线追踪方法的解释结果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1-12.
    [6] 林怀存, 郭爱香.  山东半岛地区地壳厚度的测定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118-124.
    [7] 陈立华, 林楚贞.  京津唐地区体波震相特征和分区平均地壳模型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1): 104-110.
    [8] 林怀存, 刘洪瑞, 蒋海昆.  菏泽地区地壳厚度和某些参数的测定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94-98.
    [9] 刘江, 熊水英, 李富光, 肖沛维.  水震波中的P、S震相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43-47.
    [10] 李松林, 祝治平, 岳华峰, 宋占龙.  横向非均匀地壳结构中人工地震资料反演的初步探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17-2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76
  • HTML全文浏览量:  389
  • PDF下载量: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7-09-21
  • 刊出日期:  1989-09-15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

摘要: 本文根据山东台网及邻省部分台站记录到的发生在本区的96个地震,得到以下结果: 1、由96个地震的直达波速度和震源深度分布得出山东地区地壳内具有多层构造的特征。直达波平均传播速度为:Vp=6.18公里/秒,Vs=3.6公里/秒。2、根据反射波P11、SPn引折射波Pn、SSn的资枓,取单层地壳模型得到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速度为:Vp11=6.43公里/秒,VS11=3.72公里/秒,Vpn=8.02公里/秒。利用反射波和折射波资料,得到山东地区平均地壳厚度为36.0公里。通过对折射波进行单点计算,得出鲁西和鲁中部地区地壳厚度大,而沂沭带和沿海区地壳厚度相对较薄。

English Abstract

林怀存.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J].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3): 82-90.
引用本文: 林怀存.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J].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3): 82-90.
Lin Huaicun. SEISMIC WAVE VELOCITY OF LOCAL EARTHQUAKES AND CRUSTAL STRUCTRUE IN SHANDONG ARE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9, 7(3): 82-90.
Citation: Lin Huaicun. SEISMIC WAVE VELOCITY OF LOCAL EARTHQUAKES AND CRUSTAL STRUCTRUE IN SHANDONG AREA[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1989, 7(3): 82-90.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