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樊华, 王斐斐, 韩贞辉, 李晓阳.
基于PowerDesigner的河南地震灾情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3): 1-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3.001
|
[2] |
王尅丰, 郑通彦, 高小跃, 文鑫涛, 李华玥.
历史灾害地震信息数据库建设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4): 1-6, 1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4.001
|
[3] |
王岩, 李永昆, 吕传振, 李伟亮, 毛远凤.
基于DEM数据的不同网格化方法鲁棒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1): 19-2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1.003
|
[4] |
沈力生.
基于CNKI数据库的地震工程发展现状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8, 36(2): 66-6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2.011
|
[5] |
任烨, 夏波, 于海英.
JOPENS系统异构数据库迁移整合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3): 61-6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3.011
|
[6] |
庞晶源, 李雪梅, 王楠, 李承雪.
前兆数据管理系统中设备资源统一管理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1): 27-3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1.006
|
[7] |
邓亮, 刘春平, 万飞, 廖欣.
从水位观测数据中排除非构造因素影响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2): 17-21.
|
[8] |
蒋春曦, 谢庆胜, 李毅军, 李罡风.
安徽省防震减灾基础地理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3): 29-32.
|
[9] |
孟彩菊, 张文男, 王洪峰.
夏县地震台地下流体观测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4): 17-20.
|
[10] |
王秀英, 牛从达.
台网中心地震前兆数据库的结构及其管理维护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3): 28-32.
|
[11] |
池海江.
地震前兆数据的报文程序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4): 58-60.
|
[12] |
蒋春花, 冯录刚, 靳艳萍, 高景春, 赵宝瑞, 孙彦雪.
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几点技术措施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1): 91-94.
|
[13] |
蒋春花.
河北省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系统通过鉴定
. 华北地震科学,
1992, 10(1): 51-51.
|
[14] |
秦清娟, 董守玉.
地震地下水数据资料库及信息处理系统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1): 83-88.
|
[15] |
李祥, 包东健, 陈原平, 束沛镒, 朱碚定.
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4): 58-65,84.
|
[16] |
杨理华.
国际地震区划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4): 40-40.
|
[17] |
刘力强.
实验室声发射到时数据定位处理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3): 31-42.
|
[18] |
方仲景.
华北最新剪切构造网络与地震区划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2): 1-8.
|
[19] |
赵跃辰, 刘小伟.
一种消除年变的数据处理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1984, 2(2): 65-69.
|
[20] |
张裕明.
地震区划中地质因素研究的新进展
. 华北地震科学,
1983, 1(2): 6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