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治国, 刘洪波, 臧凯, 张宁, 胡蕾, 王玉敏.
海底重力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2): 1-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2.001
|
[2] |
孟宪纲, 高艳龙, 占伟, 刘志广.
DiNi12型数字水准仪在区域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3): 44-47.
|
[3] |
李建虎, 李继刚, 李毅, 王静.
三角高程测量在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2): 41-44.
|
[4] |
刘江平, 周斌, 李庆红.
氡(Rn)射气测量在胜利油田隐伏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1): 42-45.
|
[5] |
邵永新, 李一兵, 李君英, 王建国.
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演化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2): 79-85.
|
[6] |
王吉易, 郑云贞, 张素欣.
张北6.2级地震的水化前兆异常分析及有关问题讨论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16(3): 46-52.
|
[7] |
黄戌辰.
断层气氡灵敏“穴位”的试验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4): 51-56.
|
[8] |
邢玉安, 陈建民, 张平, 徐天海.
井下伽玛强度监测与地震预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6, 14(1): 58-63.
|
[9] |
丁守英, 余华扬.
地下水动态模糊分维特征初探
. 华北地震科学,
1995, 13(3): 51-56.
|
[10] |
唐九安, 常千军, 许作禄, 朱五泉, 陈淑芬.
宕昌水管倾斜仪测量结果的动态特征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4): 47-54.
|
[11] |
侯彦珍, 王永才, 张根深.
土壤气氡测量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2): 55-59.
|
[12] |
曲国胜, 张华, 叶洪.
黄骅坳陷井壁崩落法现代构造应力场测量
. 华北地震科学,
1993, 11(3): 10-18.
|
[13] |
安欧, 高国宝, 李占元.
古构造残余应力场X射线测量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3): 1-17.
|
[14] |
杨玉春, 李清林, 栗文山.
西藏高原地区重力测量与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4): 1-11.
|
[15] |
陈沅俊, 杨修信.
双衬套钻孔应变测量的计算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4): 80-89.
|
[16] |
赖德伦, 张来凤, 付袓强, 姚孝新.
断层泥衰减性质的实验室测量及其初步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88, 6(4): 102-107.
|
[17] |
王启民, 童月华.
我国的高精度钻孔应变测量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s1): 321-327.
|
[18] |
梁国平, 丁健民.
冀中平原深井水力压裂应力测量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23-30.
|
[19] |
方盛明.
地震重力测量中重力相对变化的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4): 60-71.
|
[20] |
李方全, 张钧, 刘鹏, 毕尚煦, 毛吉震, 赵仕广.
唐山地区深部应力测量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3(3): 4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