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熹微, 张骞, 卜玉菲, 赵卫红, 郭宇鑫, 李玉.
地电观测仪器台站比测技术指标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3): 7-1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3.002
|
[2] |
郑洪艳, 田晓, 苏广利, 张超.
基于粒子滤波的唐山台跨断层数据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3): 39-4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3.007
|
[3] |
胡秀娟, 李细顺, 王利兵, 王静, 畅国平, 王秀敏, 梁斌.
红山台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2): 68-7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4.02.013
|
[4] |
关玉梅, 王紫燕, 王青平, 杨锦玲, 陈超贤, 陈光.
数学形态滤波法在GPS基线分析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3): 41-4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3.007
|
[5] |
郭欢, 刘健康, 于洋, 唐卫涛.
皮带通廊桥架地震反应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3, 31(2): 62-6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3.02.013
|
[6] |
朱石军, 孔令昌, 乔永军, 徐绿清, 张宏宇, 白长清.
延庆台气氦集气装置的改进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2): 64-67.
|
[7] |
于伟.
宁晋井水位潮汐因子响应比异常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1): 40-43.
|
[8] |
李冬梅, 周翠英, 董翔, 许萍, 赵金花.
山东地区震群活动与周围地区中强地震的关系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4): 21-26.
|
[9] |
林国元, 江劲军, 朱继承, 薛飞, 黄永模.
电导电极比测实验及其误差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22-25.
|
[10] |
张建国, 曹轶, 闫俊岗, 潘晖.
地磁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法在河北省的应用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1): 1-7.
|
[11] |
平建军, 孙佩卿, 冯向东, 贾炯, 李满喜.
综合异常指数方法在华北地区地震短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2): 40-45.
|
[12] |
解用明, 鞠永, 韩和平, 乔子云, 王艳荣.
震前地磁幅值比异常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1): 37-40,36.
|
[13] |
翟向阳, 高红娟.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身质量判定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4): 53-55.
|
[14] |
邢西淳, 邵辉成, 毛娟, 毛胜利, 陈建民.
三原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异常
. 华北地震科学,
2002, 20(4): 40-46.
|
[15] |
吕政, 温岩, 邵喜彬, 陈琳荣.
张北6.2级地震前华北区域地震活动及地震学指标异常的提取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4): 20-25.
|
[16] |
蒋淳, 陈化然, 吴晓芝.
地震活动中短期预测指标研究及其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3): 67-74.
|
[17] |
王勤彩, 杜锡武, 马兴国, 乔子云.
大同两次中强地震前应变、倾斜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3): 67-72.
|
[18] |
平建军, 李文英, 张清荣, 袁小沼.
地震异常模糊识别综合预报指标的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1994, 12(3): 59-64.
|
[19] |
吴德珍.
地磁特征线的预报指标及其效能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4): 99-108.
|
[20] |
王宝银, 李杰.
维纳滤波在地下水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1989, 7(1): 2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