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宁, 毛国良, 尹康达, 王莉婵, 王亚玲, 刘丽, 郭蕾.
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对河北台网地震台背景噪声影响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4): 77-82.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4.011
|
[2] |
冯向东, 王晓山, 赵志远, 王凯英.
Sbox地震定位方法在洱源台阵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1): 51-5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1.009
|
[3] |
蒋一然, 宁杰远, 李春来.
川滇地区地震分布及地壳结构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
. 华北地震科学,
2021, 39(2): 17-26.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1.02.003
|
[4] |
张志慧, 李亚军, 董腾超, 崔鑫.
山东长清M4.1地震序列重定位、发震构造及震级偏差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S1): 90-9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S1.020
|
[5] |
任凤茹, 谢锦赟, 杨小舟.
鄂西地区宽频地震台阵背景噪声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1): 21-28, 37.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1.004
|
[6] |
张斌, 苏道磊, 申金超, 董晓娜, 程海泽.
山东济南4.1级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2): 85-9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2.015
|
[7] |
陈佳维, 崔效锋, 胡幸平.
唐山及周边地区中小地震重定位及其构造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17, 35(1): 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7.01.001
|
[8] |
肖兰喜, 许萍, 冯志军, 董翔.
近年来华北南部地区地震活动增强的力学背景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1-6.
|
[9] |
李延兴, 徐杰, 陈聚忠, 张静华, 张中伏.
邢台、渤海、海城和唐山大地震震中区现今应变场的基本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2): 36-39.
|
[10] |
解用明, 韩和平, 鞠永, 袁国旭, 孙澎涛.
邢台7.2级地震的发震背景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24(2): 55-57.
|
[11] |
刘元生, 吴子泉, 陈惠云, 姜早峰.
1920年海原8.5级地震震中区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3): 9-12.
|
[12] |
王若柏, 郭良迁, 韩慕康, 叶燕林.
用GIS方法研究唐山和邢台地震区全新世隐伏活动构造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3): 34-40.
|
[13] |
侯永骏.
大连及其邻区地震地质背景
.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2): 30-34.
|
[14] |
张成科, 张先康, 张建狮.
大同-阳高震区深部构造背景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17(1): 1-8.
|
[15] |
金艳, 郑熙铭.
双桥井水位地震异常特征的再认识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1): 58-66.
|
[16] |
刘昌铨, 嘉世旭, 李长法, 刘明军.
1966年邢台6.8级地震的深部结构背景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15(2): 17-24.
|
[17] |
杨伟国.
全球地震时序研究和双鞭炮模型
. 华北地震科学,
1991, 9(4): 53-61.
|
[18] |
张先康, 石琳珂.
地震定位的广义反演方法及计算程序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3): 1-18.
|
[19] |
李建华, 杨喆.
辽东半岛活动断裂和金州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5(2): 81-86.
|
[20] |
赵洪声.
滇东地区地震发生前震中区气温升高现象的初步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1984, 2(3): 5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