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用Pg波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

胡中民 王夫运 刘明军 花鑫升 邓晓华

胡中民, 王夫运, 刘明军, 花鑫升, 邓晓华. 用Pg波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J].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2): 1-6.
引用本文: 胡中民, 王夫运, 刘明军, 花鑫升, 邓晓华. 用Pg波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J].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2): 1-6.
HU Zhong-min, WANG Fu-yun, LIU Ming-jun, HUA Xin-sheng, DENG Xiao-hua. INVERSION OF THE UPPER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CAPITAL AREA WITH PG WAV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8, 26(2): 1-6.
Citation: HU Zhong-min, WANG Fu-yun, LIU Ming-jun, HUA Xin-sheng, DENG Xiao-hua. INVERSION OF THE UPPER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CAPITAL AREA WITH PG WAV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8, 26(2): 1-6.

用Pg波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

基金项目: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20041138)资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论著RCEG072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胡中民(1976-),男(汉族),湖南永州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震学及地球物理反演工作及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315.3

INVERSION OF THE UPPER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CAPITAL AREA WITH PG WAVE

  • 摘要: 为了弄清首都圈地区上地壳速度精细结构,本文使用了迄今为止在我国大陆最为密集炮间距高分辨折射和宽角反射/折射综合地震测深剖面-天津-北京-赤城剖面的Pg波走时资料,反演了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根据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可将整个剖面大致分为华北盆地拗陷区和燕山台褶隆起区,其中华北盆地又可以细分为黄骅拗陷、沧县隆起、骥中拗陷等,大厂拗陷、通县隆起、北京拗陷和京西隆起为燕山隆起区的前缘部分。华北平原区以低速结构的拗陷为主,地表速度较低,基底埋深深,盖层厚,垂直速度梯度大;而在燕山山区则以高速结构的隆起为主,地表速度较高,基底埋深浅,盖层较薄,垂直速度梯度小。基底面起伏大,最深处达到6km以上,最浅处不足1km。
  • [1] 嘉世旭,齐诚,王夫运,等.首都圈地壳网格化三维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6):1316-1324.
    [2] 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40年防震减灾工作回顾与展望[J].华北地震科学,2006,24(2):1-15.
    [3] 李松林,张先康,宋占隆,等.多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联合反演首都圈三维地壳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01,44(3):360-368.
    [4] 于湘伟,陈运泰,王培德.京津唐地区中上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J].地震学报,2003,25(1):1-14.
    [5] 王夫运,张先康,陈棋福,等.北京地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2):359-366.
    [6] 段永红,张先康,方盛明.华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的三维有限差分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02,45(3):362-369.
    [7] 赖晓玲,李松林,张先康,等.张北地震区三维构造特征[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9(4):383-388.
    [8] 嘉世旭,齐诚,王夫运,等.首都圈地壳网格化三维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6):1316-1324.
    [9] 赖晓玲,孙译,刘志.华北强震区地震测深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6,26(1):55-62.
    [10] 唐方头,张培震,邓志辉,等.华北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1):4-6.
    [11] 白志明.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层析成像研究及其应用[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17-43.
    [12] C.A.Zelt,R.B.Smith.Seismic traveltime inversion for 2-D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J].Geophys.J.Int.1992,108(1):16-34.
    [13] 王夫运,张先康,杨卓欣,等.用地震走时反演长白山天池火山地区的二维地壳结构[J].地震学报,2002,24(2):143-152.
    [14] 段永红,张先康,方盛明.华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的三维有限差分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02,45(3):362-369.
    [15] 李松林,张先康,宋占隆,等.多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联合反演首都圈三维地壳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01,44(3):360-368.
    [16] 嘉世旭,张先康.华北不同构造块体地壳结构及其对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3):611-620.
  • [1] 王世进, 张超, 尹海权, 刘文龙.  跨断层资料在首都圈地区地震分析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22, 40(1): 92-9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2.01.015
    [2] 朱音杰, 刘丽, 杜航, 丁成, 刘檀, 石磊.  利用井下摆近震记录研究华北盆地沉积层速度结构 . 华北地震科学, 2020, 38(3): 44-48.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20.03.008
    [3] 畅柳, 马庆尊, 许明元, 张俊青.  首都圈地区现今垂直形变对一些中等地震的疑似反映研究 .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1): 30-3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6.01.005
    [4] 孙晴, 李守勇.  利用小震震源机制解反演濮阳地区应力场 . 华北地震科学, 2015, 33(4): 14-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5.04.003
    [5] 岳晓媛, 张红旗, 武安绪.  首都圈地区MS5.0级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 . 华北地震科学, 2011, 29(2): 45-48.
    [6] 韩月萍, 杨国华, 董运宏, 塔拉.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特征 . 华北地震科学, 2009, 27(1): 13-16.
    [7] 王秀东, 施龙青, 陈清静.  地震测井联合物性参数反演在煤炭岩性勘探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3): 1-4.
    [8] 兰从欣, 邢成起, 苗春兰, 岳晓媛, 郭心, 袁学明.  近年首都圈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特征分析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23(4): 21-25.
    [9] 王新红.  拉梅常数反演在四维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 华北地震科学, 2004, 22(4): 8-11.
    [10] 雷兴林, 邵学钟.  利用天然地震转换波及二次波反演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尝试 . 华北地震科学, 1990, 8(2): 1-1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27
  • HTML全文浏览量:  207
  • PDF下载量:  13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7-09-13
  • 刊出日期:  2008-06-15

用Pg波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

    基金项目: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20041138)资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论著RCEG0722
    作者简介:

    胡中民(1976-),男(汉族),湖南永州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震学及地球物理反演工作及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315.3

摘要: 为了弄清首都圈地区上地壳速度精细结构,本文使用了迄今为止在我国大陆最为密集炮间距高分辨折射和宽角反射/折射综合地震测深剖面-天津-北京-赤城剖面的Pg波走时资料,反演了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根据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可将整个剖面大致分为华北盆地拗陷区和燕山台褶隆起区,其中华北盆地又可以细分为黄骅拗陷、沧县隆起、骥中拗陷等,大厂拗陷、通县隆起、北京拗陷和京西隆起为燕山隆起区的前缘部分。华北平原区以低速结构的拗陷为主,地表速度较低,基底埋深深,盖层厚,垂直速度梯度大;而在燕山山区则以高速结构的隆起为主,地表速度较高,基底埋深浅,盖层较薄,垂直速度梯度小。基底面起伏大,最深处达到6km以上,最浅处不足1km。

English Abstract

胡中民, 王夫运, 刘明军, 花鑫升, 邓晓华. 用Pg波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J].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2): 1-6.
引用本文: 胡中民, 王夫运, 刘明军, 花鑫升, 邓晓华. 用Pg波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J]. 华北地震科学, 2008, 26(2): 1-6.
HU Zhong-min, WANG Fu-yun, LIU Ming-jun, HUA Xin-sheng, DENG Xiao-hua. INVERSION OF THE UPPER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CAPITAL AREA WITH PG WAV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8, 26(2): 1-6.
Citation: HU Zhong-min, WANG Fu-yun, LIU Ming-jun, HUA Xin-sheng, DENG Xiao-hua. INVERSION OF THE UPPER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CAPITAL AREA WITH PG WAVE[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008, 26(2): 1-6.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