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6卷 第3期
2018, 36(3): 1-1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1
摘要:
基于北京及邻区区域测震台网2009年4月至2016年9月记录到的110个地震的波形资料,运用Atkinson、Moya方法分别研究了北京及邻区的Q值和场地响应;结合地质构造,我们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个区:一区(平原区)、二区(延怀盆地)和三区(燕山地区),计算出各区的Q值:Q1(f)=182.00f0.7073,Q2(f)=191.81f0.6215,Q3(f)=486.12f0.3506,讨论了各分区Q值的差异和原因,并与现有Q值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计算,获得了126个台站(51个非基岩台和75个基岩台)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在频域1~20 Hz范围内,非基岩台(全部位于一区)场地响应形态比较一致,低频放大,高频衰减,场地响应最大为8,放大与衰减临界频率约为6~13 Hz,最小衰减至0.1以下;大部分基岩台低频段放大不明显,三区基岩台场地最稳定。
基于北京及邻区区域测震台网2009年4月至2016年9月记录到的110个地震的波形资料,运用Atkinson、Moya方法分别研究了北京及邻区的Q值和场地响应;结合地质构造,我们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个区:一区(平原区)、二区(延怀盆地)和三区(燕山地区),计算出各区的Q值:Q1(f)=182.00f0.7073,Q2(f)=191.81f0.6215,Q3(f)=486.12f0.3506,讨论了各分区Q值的差异和原因,并与现有Q值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计算,获得了126个台站(51个非基岩台和75个基岩台)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在频域1~20 Hz范围内,非基岩台(全部位于一区)场地响应形态比较一致,低频放大,高频衰减,场地响应最大为8,放大与衰减临界频率约为6~13 Hz,最小衰减至0.1以下;大部分基岩台低频段放大不明显,三区基岩台场地最稳定。
2018, 36(3): 12-1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2
摘要:
以有限元法为基础,通过建立复杂的背斜模型、逆断层模型,比较了双线性插值和双二次插值方法对于复杂构造条件下的二维大地电磁正演模拟效果。结果显示,对于构造平缓的模型,2种插值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出模型的形态;对于构造起伏较大的模型,双二次插值法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双线性插值法。
以有限元法为基础,通过建立复杂的背斜模型、逆断层模型,比较了双线性插值和双二次插值方法对于复杂构造条件下的二维大地电磁正演模拟效果。结果显示,对于构造平缓的模型,2种插值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出模型的形态;对于构造起伏较大的模型,双二次插值法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双线性插值法。
2018, 36(3): 20-26,4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3
摘要:
将Qt编程与二维有限差分正演模拟相结合,开发一种能够进行实时正演模拟以及将正演结果用png图片形式或segy文件格式输出的软件。首先,将二维声波方程、二阶Clayton_Engquist_majda吸收边界条件以及子波函数进行离散后进行软件设计和编程;编程过程中,试验发现全波形和半波形子波对正演结果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给出实时显示波场的实现思路并进行验证,通过增益参数的添加提高了波场对比度和正演效果。
将Qt编程与二维有限差分正演模拟相结合,开发一种能够进行实时正演模拟以及将正演结果用png图片形式或segy文件格式输出的软件。首先,将二维声波方程、二阶Clayton_Engquist_majda吸收边界条件以及子波函数进行离散后进行软件设计和编程;编程过程中,试验发现全波形和半波形子波对正演结果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给出实时显示波场的实现思路并进行验证,通过增益参数的添加提高了波场对比度和正演效果。
2018, 36(3): 27-3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4
摘要: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来,国外灾害行为研究在结构功能主义灾害认识、致灾因子灾害认识和灾害社会生成认识下不断丰富、发展和深化,相关研究对于理解灾害社会影响、推动灾害研究发展和促进社会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在回顾灾害行为研究的缘起与发展基础上,主要梳理国外民众层面灾害研究行为研究的主要议题、研究内容和结论;指出面对我国灾害多、分布广、损失重的社会现实,研究灾害行为模式、特点及其社会心理机制之于我国而言同样具有广阔的背景基础和深远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来,国外灾害行为研究在结构功能主义灾害认识、致灾因子灾害认识和灾害社会生成认识下不断丰富、发展和深化,相关研究对于理解灾害社会影响、推动灾害研究发展和促进社会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在回顾灾害行为研究的缘起与发展基础上,主要梳理国外民众层面灾害研究行为研究的主要议题、研究内容和结论;指出面对我国灾害多、分布广、损失重的社会现实,研究灾害行为模式、特点及其社会心理机制之于我国而言同样具有广阔的背景基础和深远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018, 36(3): 35-39.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5
摘要: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在对目录的完整性评估并确定起算震级基础上,统计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临河地区地震活动的起伏特征,以及小震活动和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中强以上地震的对应关系。分析表明,乌拉特后旗—临河地区地震频度的升高与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中强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ML≥2.2地震的半年频次N≥10可以作为中强以上地震的预测指标,预测时间为异常出现后1 a内,R值评分和molchan图表法检验均显示地震频次的预测效能是显著的。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在对目录的完整性评估并确定起算震级基础上,统计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临河地区地震活动的起伏特征,以及小震活动和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中强以上地震的对应关系。分析表明,乌拉特后旗—临河地区地震频度的升高与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中强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ML≥2.2地震的半年频次N≥10可以作为中强以上地震的预测指标,预测时间为异常出现后1 a内,R值评分和molchan图表法检验均显示地震频次的预测效能是显著的。
2018, 36(3): 40-4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6
摘要:
通过新泰市山水文园住宅小区场地断裂探查实例介绍对小区地基开挖时发现的一疑似活动断裂的地质地貌调查,结合工程勘探、高密度电法勘探、探槽开挖、断裂错断上覆地层分析等手段进行活动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新泰—蒙阴断裂为晚更新世中晚期活动断裂,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正断;评价了该活动断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并为小区的规划布局和地基基础设计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是断裂活动性鉴定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新泰市山水文园住宅小区场地断裂探查实例介绍对小区地基开挖时发现的一疑似活动断裂的地质地貌调查,结合工程勘探、高密度电法勘探、探槽开挖、断裂错断上覆地层分析等手段进行活动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新泰—蒙阴断裂为晚更新世中晚期活动断裂,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正断;评价了该活动断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并为小区的规划布局和地基基础设计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是断裂活动性鉴定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8, 36(3): 46-51.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7
摘要:
基于陕西省不同分区的椭圆和线源2种烈度衰减模型,采用Python自动化技术和Arcpy空间绘制技术自动生成地震影响场方法,通过ArcGIS Server实现影响场地图服务的自动发布。系统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产出效率,提供标准网络地图服务接口,方便地震影响场的调用;同时建立客户端实现对地震影响场进行查询、管理和手动修正等功能,增加系统的实用性;最后通过测试数据,对系统产出和发布的效果进行验证。
基于陕西省不同分区的椭圆和线源2种烈度衰减模型,采用Python自动化技术和Arcpy空间绘制技术自动生成地震影响场方法,通过ArcGIS Server实现影响场地图服务的自动发布。系统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产出效率,提供标准网络地图服务接口,方便地震影响场的调用;同时建立客户端实现对地震影响场进行查询、管理和手动修正等功能,增加系统的实用性;最后通过测试数据,对系统产出和发布的效果进行验证。
2018, 36(3): 52-58,7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8
摘要:
构建基于GIS的地震危险性分区评价模型,选取地震震级、地震频次、断层长度、断裂时代及断裂性质5个评价要素,依据各要素特征提出相应的定量化处理方法,最后依据各评价要素权重,通过叠加分析获得评价结果;利用这一方法对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显示:日喀则地区的地震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于谢通门—拉孜一带及南木林东北,地震危险区主要分布于高危险区外缘、日喀则市区及南木林县的小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属次较安全区、较安全区或安全区。其结果可为日喀则地区的国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构建基于GIS的地震危险性分区评价模型,选取地震震级、地震频次、断层长度、断裂时代及断裂性质5个评价要素,依据各要素特征提出相应的定量化处理方法,最后依据各评价要素权重,通过叠加分析获得评价结果;利用这一方法对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显示:日喀则地区的地震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于谢通门—拉孜一带及南木林东北,地震危险区主要分布于高危险区外缘、日喀则市区及南木林县的小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属次较安全区、较安全区或安全区。其结果可为日喀则地区的国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018, 36(3): 59-65.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09
摘要:
针对隐伏断裂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唐山活动断层探测成果,进行野外调查;依据相关规范,结合环境条件、自然条件,对6个场地进行了综合分析,优选出适宜于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的场地。
针对隐伏断裂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唐山活动断层探测成果,进行野外调查;依据相关规范,结合环境条件、自然条件,对6个场地进行了综合分析,优选出适宜于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的场地。
2018, 36(3): 66-74.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10
摘要:
河北2015地壳速度模型是根据河北省2009—2014年数字化震相资料以及河北省地质情况建立的区域地壳双层速度模型(简称2015模型)。为提高地震速报及编目质量,在ISDP和MSDP软件中应用2015模型、华南模型、华北模型,并通过单纯型、hyposat、盖格法对2009—2016年90条较显著地震进行定位分析。从定位残差、震中偏差、震级偏差3方面分析对比各模型,结果表明,2015模型与其他2个模型在各方面相差不大,符合地震速报及编目工作要求,也更适合河北区域地震的定位分析,为2015模型在河北测震台网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河北2015地壳速度模型是根据河北省2009—2014年数字化震相资料以及河北省地质情况建立的区域地壳双层速度模型(简称2015模型)。为提高地震速报及编目质量,在ISDP和MSDP软件中应用2015模型、华南模型、华北模型,并通过单纯型、hyposat、盖格法对2009—2016年90条较显著地震进行定位分析。从定位残差、震中偏差、震级偏差3方面分析对比各模型,结果表明,2015模型与其他2个模型在各方面相差不大,符合地震速报及编目工作要求,也更适合河北区域地震的定位分析,为2015模型在河北测震台网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2018, 36(3): 75-80.
doi: 10.3969/j.issn.1003-1375.2018.03.011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微信的分布式机房运维日志管理系统。首先对当前地震系统内分布式机房日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思路;其次介绍了系统设计要点,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逻辑结构、数据库结构和部署架构;最后介绍了系统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发布过程以及系统测试结果。该系统有准入门槛低、智能化程度高和适用面广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微信的分布式机房运维日志管理系统。首先对当前地震系统内分布式机房日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思路;其次介绍了系统设计要点,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逻辑结构、数据库结构和部署架构;最后介绍了系统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发布过程以及系统测试结果。该系统有准入门槛低、智能化程度高和适用面广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