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28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集集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
李智, 王晓青, 王超
2010, 28(3): 1-5.
摘要:
发生在台湾省车笼埔断层上的集集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本文搜集了该地震高烈度区的村里级行政单元的死亡率数据,并分析了城市型、乡镇型和农村型居民地的死亡率与地震烈度的关系。表明城市型和乡镇型平均死亡率差别不大,农村型则明显较高。对死亡率与地表破裂带、高烈度分布区和局部场地条件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显示了死亡率随距离分布在断层两侧的不对称性。上述结果加深了对集集地震死亡率分布及其成因的认识,对评估未来地震人员死亡有重要意义。
2010年3月6日唐山滦县ML4.7地震序列分析
张素欣, 王晓山, 王想, 冯向东, 王亚茹
2010, 28(3): 6-9.
摘要:
2010年3月6日河北唐山老震区发生了ML4.7级地震,震后余震序列丰富,成为6年多较为显著的一次地震事件。4月9日在唐山震区的丰南又发生了ML4.6级地震。本文分析探讨序列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地震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杨柳
2010, 28(3): 10-15.
摘要:
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小样本、非线性问题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而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地震数据时间序列的变化更呈现非线性、不规则等特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天津及其周边地区多种前兆现象,选取反映2至3个月短期情况的前兆测项,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建立地震综合预测模型,初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地震短期预测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地电阻率绘图打印程序设计与实现
谭庆全, 白明富, 李经山, 陈玉芳, 李岩
2010, 28(3): 16-20.
摘要:
以通州地震台2008年观测数据为例,给出了地电阻率绘图打印程序的设计与实现。重点讨论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双缓冲绘图技术及所见即所得打印的实现。程序可与SODE数据库进行无缝集成,有多种绘图输出样式,操作简单,交互性好,在多个地震台站得到成功应用。
探槽技术在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许洪泰
2010, 28(3): 21-23.
摘要:
在活动构造研究中,开挖探槽,发现隐藏于地下的古地震活动迹象是一项重要的突破。通过详细论述探槽方法研究古地震的原理及选点布槽、设计开挖、探槽记录、采集年龄样品等环节,较系统地总结了探槽研究古地震的整个工作流程。
GPS地震观测台的多路径误差探讨
杜历英, 李建虎, 王静
2010, 28(3): 24-27.
摘要:
通过分析多路径误差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些测量中常用的消弱多路径误差的措施,并探讨了多路径误差与温度和气压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固定台站多路径误差的性质,推断出此误差具有时间相关性,多路径误差这种相关性每天会延迟4 min。探讨这些性质有利于消弱多路径误差对GPS地震观测的影响。
宁夏地震前兆数据共享解决方案
马文娟, 李芳芳, 常明, 吴晓燕, 刘刚
2010, 28(3): 28-30.
摘要:
介绍了宁夏地震局前兆数据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各用户的数据需求设计出在线共享服务的解决方案。并具体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及作用。对今后省局台网数据共享具有参考意义。
济南市主城区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陈惠云, 冯志泽, 王津津
2010, 28(3): 31-35.
摘要:
地震地质灾害研究是地震灾害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济南市主城区地层年代、岩土体特征、地形地貌条件等分析,在地质钻探和粉土颗粒分析实验基础上,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对济南市主城区砂土液化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Ⅶ度烈度下济南市主城区西北部部分地区轻微液化,局部中等液化。研究表明,Ⅶ度烈度下济南市主城区发生滑坡、软土震陷、黄土震陷等地震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小,但局部可能发生崩塌、塌陷、地裂缝等地震地质灾害。
莒县-郯城地区地壳厚度的测定
林眉, 王洪水, 冀东普, 郑建常
2010, 28(3): 36-38.
摘要:
选用经多次筛选的23次定位地震及130组高精度地震参数进行研究计算,用直达波时距方程计算了研究区直达纵、横波的平均传播速度(νp=6.13 km/s、νs=3.52 km/s)。利用反射纵横波得出地壳厚度HP11HS11,莒县-郯城地区平均地壳厚度为34.8 km。
2008年大柴旦M6.3地震前井孔水温异常
邱鹏成, 赵生生, 王永刚, 杨广华
2010, 28(3): 39-42.
摘要:
介绍了青海地区水温(地温)的观测概况。经过研究,发现大柴旦M6.3地震前,距离震中160 km的格尔木自流井水温出现了短期异常,距离震中130 km和600 km的德令哈静水井水温和同仁井地温出现了准同步短临异常变化。除开始阶段外,同仁井地温与德令哈井水温在异常形态上基本相反,而格尔木井和德令哈井的异常形态均表现为下降-上升-平稳-下降-恢复的特征。说明地温与水温异常形态存在差异。
泰安地震台应变观测受到抽水干扰的初步分析
卢双苓, 于庆民, 王强, 钟普浴, 郝军丽, 李峰
2010, 28(3): 43-47.
摘要:
分析了泰安台YRY-4分量应变仪自2009年7月底出现的固体潮畸变现象,与体应变、伸缩仪和水管仪同步畸变进行对比,对异常现象进行了落实。通过调查,落实了应变固体潮畸变现象是由附近居民新井抽水干扰所致,并初步分析了抽水对不同应变观测的影响程度及探头附近的地质结构。
FHD数字核旋仪标定必要性分析
郭建芳, 胡秀娟, 张环曦, 周剑青, 薛志芳, 于春颂, 张墨思, 尹小兵
2010, 28(3): 48-52.
摘要:
通过斜率法、差值法分析了中国部分FHD-2B核旋仪Z分量相对夜均值,发现未经过绝对观测基线值校正的相对观测数据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漂移情况,其原因主要包括季节变化带来的温度影响、各种原因造成的台阶影响、仪器墩倾斜等。鉴于此,日常工作应定期标定FHD仪,消除因各种漂移产生的测量误差。
小波分析在永安地震台前兆观测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刘水莲, 刘礼诚, 黄跃进, 许书元, 廖丽霞
2010, 28(3): 53-57.
摘要: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永安台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数据波动、脉冲干扰和地震同震波从原数据中分离出去,并且能够得到清晰的前兆数据原始变化趋势,可以使今后各种长短期震前异常的识别变得更加容易。
钻孔应变水位辅助观测标定的探讨
李峰, 卢双苓, 吴海宾, 邢强, 王强, 洒荣利, 崔居全
2010, 28(3): 58-60.
摘要:
分析了采用"延时法"标定水位带来的不便和产生的误差,总结了新的标定方法-"探头升降法"标定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经过几个台站的反复实验,效果很好,精度达99%,有推广价值。
GMT绘制GPS速度场的应用
占伟, 孟宪刚, 刘志广
2010, 28(3): 61-64.
摘要:
GMT是一款功能强大、开源的绘图软件。介绍了应用GMT绘制GPS速度场的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读入MapInfo格式数据。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适用于多信息的图形表达,能绘制高质量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