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献策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9年  第7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从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观点讨论断层演化问题——断层演化系统的自组织与地震预报
刘鼎文
1989, 7(1): 1-9.
摘要:
本文讨论了断层系统演化过程的耗散性、协同性、突变性,阐明了断层演化系统的自组织,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断层演化系统自组织对地震预报的意义。作者认为,断层演化系统的自组织,才是地震预报根本的物理基础。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最后结合Thom的A3类尖交变(CuspCatas trophe),给出了地震发生的实际例子。
中国地磁图等变线变化及其与构造微动态和强震活动关系
丁鉴海, 黄雪香, 张淑兰
1989, 7(1): 10-18.
摘要:
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利用《中国地磁图》研究地球基本磁场的变化图象,推测未来十年尺度的构造微动态,研究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及其变化情况。基本磁场的变化可能和地壳块体相互作用或地下物质运动有关,通过基本磁场的变化有可能推断块体相互作用的形式、动态和强度。磁场变化的图象和构造活动、强震的主体地区在时间、空间上有一定关系。
垂直力源产生的地面位移场
钟晓雄
1989, 7(1): 19-25.
摘要:
本文在空间轴称问题中,导出了圆域分布垂直力源作用下的地面位移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震例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的垂直力源与地面位移的关系。
维纳滤波在地下水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王宝银, 李杰
1989, 7(1): 26-33.
摘要:
本文对山东兖州、莒南深井水位各取1个月左右的资料,将水位不当作输入道进行维纳滤波,用以排除气压、固体潮等干扰因素,提取震前水位升降弱异常信息。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提高信噪比,以大于二倍标准离差为异常指标,对大于2厘米的异常点的分辨率达61%和96%,对大于3厘米的异常点的分辨率达86%和100%。残差曲线的随机性也显著改善。此法与把水位作为输入道的维纳滤波方法比较,异常分辨率由原来4-9%的几乎不能分辨提高到61-100%。将其与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比较,明显地改善了残差曲线的随机性,对于象莒南井这样固体潮差大、日波半日波固体潮系数差异大的井孔尤其适用;异常分辨率也有较大提高。本文还对莒南井日波半日波固体潮系数差异较大的原因结合滤波算子作了一定的讨论。
塘沽水厂107井水质变化原因分析
王小鸿, 李一兵, 钱立信
1989, 7(1): 34-42.
摘要:
塘沽水厂107井系唐山大震中反映明显的井孔。1975年开始观测,1986年7月以来,该井水质成分变化大,异常增多。为此,作者进行了系统的抽水试验和现场调查,对水质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107井异常的剖析,为当前抽水水化观测井干忧因素的排除,异常机理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用选频谱研究唐山余震序列较大地震前小震波谱和震源参数的某些特征
韦士忠, 石汝斌, 李玉萍, 赵英芳
1989, 7(1): 43-51.
摘要:
本文使用多道选频测震仪记录,通过计算选频谱,研究了唐山地震余震序列中1979年5月17日ML5.1地震前小震波谱和震源参数的某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1级地震前三个月内小地震的波谱与一般小震波谱有明显不同,前者高频潜密度较强,拐角频率较大,可见其震源等效半径较小,应力降较高。
徐州台体积式应变仪和弦频式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陈沅俊, 杨修信
1989, 7(1): 52-57.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处于同一地点的体积式应变仪与弦频式钻孔应变仪测值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徐州台安装在同一个山洞、不同钻孔内的体积式应变仪和弦频式钻孔应变仪的实测值进行了相关分折。结果表明,二者相关性很好,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对造成两者比例因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略分析。
河北省北部地区地震时间序列的最大熵谱分析
李文英
1989, 7(1): 58-64.
摘要:
本文根据地震资料,用最大熵谱方法对河北省北部地区历史上M≥5.0级地震以及1970年以来的地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医历史上M≥5.0级地震存在着250年左右的卓越周期;1970年以来的地震序列谱的最大峰值的时间是在31个月时出现的。最后指出,在今后的十几年内,河北省北部地区仍有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
联合测定乌鲁木齐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和震源参数
王盛泽
1989, 7(1): 65-72.
摘要:
新疆地域辽阔,地震台站稀疏,地壳内地震波速变结构资料较少,一些地区几乎是空白,因此,地震定位工作难度较大。经反复试验,选定了联合测定波速和震源参数的定位法,大量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由台网布局不合理而引起的方位误差,求得的波速值较稳定,震源参数可靠。
北京高丽营4.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
李天生
1989, 7(1): 73-78.
摘要:
内蒙古几次中强地震系列的部分震源参数及其相应区域的剪切应力
王志农
1989, 7(1): 79-87.
摘要:
本文对内蒙古几次中强地震,在时间域里估算了介质的品质因子Q,测定了前震和部分余震系列的震源参数及相应区域剪切应力值,从中可以看出,余震的震源尺度大于前震的震源尺度,前震区域剪切应力值相对较高。
荷泽5.9级地震前邯郸地区水氡异常变化
郑云贞, 王吉易, 刘允清
1989, 7(1): 88-90.
摘要:
本文分析了河北南部的水氡观测资料,发现荷泽5.9级地震前,邯郸地区磁县井和磁山井的水氡出观过明显的短期异常变化。文中对异常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指出了开展水化综合观测,对获取地震信息,进行地震预报是有意义的。
垂向全空间地电阻率观测的研究
王玉伍, 蔡书海
1989, 7(1): 91-94,97.
摘要:
本文导出了在两层均匀水平介质中垂向全空间地电阻率观测的理论解析式;确定ρS是ρ21Z/L、H/L的函数。并经计算给出了一组垂向全空间地电阻率观测的年变幅理论曲线。指出只要适当选择布极深度和电极距,即可把年变幅压低到2%以下。对实验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观测基本稳定,资料连续可靠,年变幅在2%以下,与理论计算基本相符。理论与实验证明:垂向全空间地电阻率观测是压低干扰,获得平稳ρS值的有效途径。
涿县台地面与井下地震观测
李彦林, 郑淑兰
1989, 7(1): 95-97.
摘要:
本文述及涿县地震台地面摆与井下摆所记地震的对比,发现P波首波到时,地面摆比井下摆滞后0.3秒。记录的地震震级时,地面摆与井下摆有0.7级的偏差。从中发现省台网所定震级,北部与南部地区,有0.5级左右的地区性系统偏差。
一九八八年河北省震情
郭妍
1989, 7(1): 98-100.
摘要:
河北省地震活动情况与华北地震活动总趋势基本一致,目前处于下降过程中,属于平静期的正常水平,全年内主要地震活动区仍然出现在唐山、邢台老震区,其它地区活动较少,但是除了以上两个老震区以外在阳原出现全年内强度最大的中等强度地震,震级Ms5.0,它属于弧立型地震,主震前无前震,也无余震。根据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全年内出现大于等于3.0级地震共34次,其中唐山老震区为20次。占59%、邢台及其南部地区出现9次,占26%其它地区为5次,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