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仁. 冀中及唐山地区地下水氚和氧-18同位素组成的某些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1984, 2(1): 33-36,69.
引用本文: 邓禹仁. 冀中及唐山地区地下水氚和氧-18同位素组成的某些特征[J]. 华北地震科学, 1984, 2(1): 33-36,69.

冀中及唐山地区地下水氚和氧-18同位素组成的某些特征

  • 摘要: 本文讨论了氚天然示踪剂在雪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有规律的含量变化, 探索唐山强震孕震区地下水形成、运动过程和冀中拗陷地下热水形成时间, 进而提高鉴别地震信息能力等与地震预报研究有关的一些问题。扼要阐述了地下热水中重氧同位素O18的含量变化(δO18=-11.44‰——-4.48‰。)及其原因, 并以此论证了它们系大气降水经历不同环境介质深循环的成因和迳流条件的差异。文内还对由同位素数据所揭示的唐山(较高的O18含量)、邢台极震区(δO18由震前的-8.49‰增至震后的-7.7‰——-6.95‰)孕震环境中某些深部热动力学特征及同位素震兆显示进行了初步探讨。近二十年来, 随着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 水的同位素分析, 已成为水文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之一。地震工作者在研究和利用水化学组成进行地震预报尝试的同时, 目前已开始注意到研究水本身组成的重要意义。天然水中除H2O18分子外, 还有HDO16、H2O18等较重的水分子。它们的分子量不同, 故在天然水的循环过程中, 由于同位素效应而使各种成因天然水的D、O18含量产生微小差别。研究孕震过程中的同位素效应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氚既是氢的一种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 也是近三十年来热核试验的产物。氚的半衰期为12.26年, 蜕变时放射出β射线并变为非放射性的元素He3。HTO水分子在天然水循环过程中不断衰变, 降水或地表水渗入含水层以后, 它的氚含量就会随时间呈指数下降, 时间越长, 水中氚含量越低。因此, 水中氚含量的测定, 能提供关于地下水形成时间的信息。

     

/

返回文章
返回